罗勇(左)
朱绍密(右)
段明君
童伦兵(左)
心电图从直线变成曲线,产房里新生儿发出第一声啼哭,患者拉着医生的手说着感谢……走进医院,我们总能看见一些难忘的瞬间。对医生而言,很难说哪个瞬间更重要,但每一个瞬间都让他们更坚定帮助的初心。
2025年8月19日是第八个中国医师节。连日来,记者采访了多位医生,听他们讲述记忆长河中印象最深的一刻,了解他们与患者之间的故事。这些碎片记忆,有欢笑,有泪水,透过它们,也让我们看见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双向奔赴。
坚守
竭尽全力抓住万分之一的希望
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罗勇当医生34年,在同事眼中,他是一个对这份职业充满热情的人,但很少有人知道,最开始他并不想学医。从不想当医生到在这条路上坚定地走下去,说起改变的原因,他向记者讲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急救。
展开剩余73%时间回到七八年前,一名患者因冠心病做心脏造影支架时出了问题,联系市三医院希望转院治疗,在救护车上,患者出现了心脏骤停。“这种情况是九死一生,大概率救不回来,但当时我觉得情况再糟糕也不能放弃,就一直让随车的医生做心肺复苏。”说起当时的情景,罗勇仍心有余悸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医务人员不停地按压中,患者的心跳开始逐渐恢复,因抢救及时,患者顺利救了回来。“这次经历让我意识到,再糟糕的情况,只要不放弃,一定都会有曙光。”罗勇说。
因为坚持创造“奇迹”的不止罗勇,对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生殖中心主任朱绍密而言,坚持意味着为一个家庭带来新生的喜悦。朱绍密办公桌的玻璃板下,压着一张孩子的照片,她永远记得这个孩子出生那天,孩子父亲流下的眼泪。
据了解,照片里孩子的母亲是一位卵巢功能严重减退的患者,几乎被判“生育死刑”。“看着患者我非常心痛,即使知道可能性不大,但我还是决定用黄体期双重刺激方案再试一次。”
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,这位患者最终成功获得了1枚优质胚胎,移植后妊娠,顺利生下孩子。患者生产那天,其丈夫含着泪说:医生你们不仅给了我们一个孩子,更给了我们活下去的勇气。“医学的边界是可以被不断突破的,而医生的坚持,往往能改写一个家庭的命运。”朱绍密说。
感谢
一句“谢谢”是医生最好的精神食粮
见到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童伦兵时,他刚刚脱下穿了2小时的铅衣,走出手术室。说起自己印象最深的事,他指着办公室放着的一面锦旗,“这得从一场介入手术说起。”
去年9月,童伦兵正在医院天府院区正常值班,一通来自服务台的电话打到了他的手机上,护士告诉他有一位刚手术出院的患者,从新南院区到天府院区找他。“两个院区距离有30多公里,坐地铁转公交要一个半小时,一个刚出院的患者跑这么远来找我,我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出事了。”童伦兵说。
放下手上的事情,童伦兵快速来到服务台,发现患者正拿着一面锦旗等着他。患者告诉童伦兵,自己癌细胞不断转移,本来已看不到生的希望,但在医生帮助下,自己得到有效治疗,即使身体虚弱,也坚持亲自来送感谢。“收到感谢,我非常开心,患者的谢谢是我们医生最好的精神食粮。”童伦兵说。
因感谢而感动的,不止童伦兵一个。对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主任段明君而言,一位“老患者”的感谢,是最近几天让他最开心的事情。段明君告诉记者,自己当了28年的医生,陪了这位患者20年。
“第一次见,他还是一个十几岁的小朋友,因为精神问题,没有办法上学,来到医院寻求帮助。”说起这位几乎贯穿自己职业生涯的患者,段明君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神情,“这么多年我一直给他做治疗,陪伴他,鼓励他,看着他一步一步完成学业,结婚、生子,现在还开了属于自己的公司。”
8月11日,“老患者”来门诊,一句“段医生,这么多年有您陪着我,让我好好生活,真的太好了。”让段明君由衷开心。“医生这个职业,是我笃定要终身做下去的事情,听见患者的感谢,我觉得很值得。”
发布于:四川省泰禾优配-广州炒股配资公司排名-配资知识网-股票配资股票户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